伟德betvlctor最新版本下载(中国·官方)-Web Game Platform

联系我们:0739-5051058
...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
...

通组路上的闪闪繁星——邵阳市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编者按:2018年至2020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我司共完成3657公里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受益4629个自然村,惠及500余万农村群众,连续两年被省交通运输厅通报表彰。如今,通组公路为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农村精神面貌和经济发展有了显著改善,本文生动反映了农村公路建设为沿线百姓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特此刊登以飨读者。 通组公路 ,它不似通衢大道,不曾车水马龙,却联结着党心民心,在乡土僻壤蜿蜒,如玉带一般串联起一个个产业项目、一处处深闺美景、一条条梦想之路。近年来,邵阳市将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作为交通扶贫头号工程,在一座群山深处踏石留印、实干筑路,闪亮脱贫攻坚的产业、照亮络绎不绝的游客,点亮乡村振兴的希望,直接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增收1.2亿以上,3至5年内可增收约6亿元。 三幅画里看 “变迁” 新邵县大新镇三和村曾是湖南省邵阳市省级贫困村,是当地有名的 “小西藏”,因峡谷阻隔成为“世外孤岛”。精准扶贫号角响彻云霄,建设者在此架出一座天堑之桥,劈出一条民生之路,让曾经令人伤心的“三幅画”变成了让人羡慕“三幅画”。  新邵县大新镇三和村的通组公路.png (新邵县大新镇三和村的通组公路。) 三和村位于大新镇西北部,离镇政府所在地 13 公里,由于白水峡谷的阻隔,该村的公路无法连通,交通极其不便,是名副其实的“穷窝窝”。 交通扶贫之前,令人伤心的 “三幅画”让三和村人苦不堪言。第一幅画是《打手电的老百姓》,该村的老百姓到镇里办事要早晨 5 点打着手电往镇里赶,办完事要借着月光才能回到家;第二幅画是《披星戴月的学生》,由于该村没有中学,学生上初中必须在镇政府所在地的大河滩中学寄宿,每周一趁天还未亮就要往学校赶,每周五回到家时月亮出来了;第三幅画是《羊肠小道上的驮马》,由于交通不便,三和村村民运输东西全靠马驮,运输成本很高;在修路之前,三和村村民大部分住的是木板房,很少有人能住红砖房。   2017 年以来投资 1500 万元,修建 22 公里通村通组扶贫公路。如今焕然一新的“三幅画”让三和村人幸福无限。 第一幅画是《络绎不绝的游客》,三和村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白水峡谷两畔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山峰陡峭,岩峦叠翠;溪谷幽幽,流水潺潺,被湖南省登山协会评为 “十佳”户外活动线路之一,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寻幽探险与摄影爱好者取景猎奇极为难得的胜地,现每年来三和旅游的游客上万人,带动了三和老百姓的经济发展;第二幅画是《绿油油的桂丁茶园》,去年湖南兴盛茶叶科技有限公司在三和发展桂丁茶产业,已流转土地 2000 亩,现已种植桂丁茶 500 余亩,带动 40 余户贫困户脱贫,每人增收 8000 余元;第三幅画是《漂亮的房子》,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老百姓收入的增加,很多人已经住上漂亮的别墅。 三和村共 20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1680 人,贫困人口 114 户 486 人,交通便利了,产业兴旺了,村里于 2018 年成功实现整村脱贫,昔日的“穷窝窝”变成了“聚宝盆”。 白云深处家业兴 新邵县白水洞村是一个由 6 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大型行政村,共辖 57 个组。三年前,村里还没有一条硬化的水泥路,百姓出门都是淌着泥泞,行走于田埂。交通不便,导致经济落后,不少村民被迫背井离乡,外出讨生活。 新邵白水洞村4.jpg  (新邵县白水洞村通组公路。) 76 岁的孙忠伟是村里的贫困户,在外打零工打了 10 多年,在长沙市黄花机场有过他建设的身影,甚至远至云南昆明谋生。老婆得了糖尿病,被迫回家的他,十几年来都没有收入,仅靠种地为生。 转机出现在 2017 年。当年,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掀起了全省自然村通水泥路攻坚战,白水洞村也开始紧锣密鼓地修通组公路。 2019 年 9 月, 23 公里公路全面完工,延伸至每个组每一户人家的家门口。 白水洞村成立了新邵月亮湖生态农林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了 400 多亩土地,种起了水果。黄桃、黄金李、黄金柚等 11 种不同季节的水果走出了白水洞村,走进了湖南省各大水果市场,销往了广州、深圳等地。保证村民日日有活干,年年能分红。现在的孙忠伟和他老伴,两人也实现了家门口的“就业梦”。 村民孙忠伟介绍说: “现在一年纯粹的劳务收入就有 1.5 万元,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和年底合作社分红,一年收入超过 2 万元,已经实现了脱贫。” 白水洞村党委第一书记罗宇晟说道: “合作社带动了 400 多户 1553 位贫困户的就业,一年给务工人员发放工资 60 多万,年终分红 80 多万元。我们现在正在计划建民宿、烧烤场,力争评选为全国五星级生态农庄。” 这是一条 “振兴路”,也是交通扶贫通往百姓内心深处的路。   山路悠悠油茶香 邵东市灵官殿镇四面环山,该镇大石头村的宝地生态油茶专业合作社种植 2300 亩油茶树,该村高塘

大陈组 2.3 公里的水泥路完工,彻底打破产业发展的交通瓶颈。 2016 年,在广东务工的罗保成回家成立了宝地生态油茶专业合作社,投入约 30 万元,种下 2300 亩油茶树,村里的几座荒山变成漫山茶园。 2018 年已初见成效,收摘油茶果 10 万余斤。 2019 年,油茶园年产约 20 万斤,茶油产量约 4 万斤,茶油年产值约 240 万元。  邵东灵官殿农村公路。.jpg (邵东市灵官殿镇的通组公路。) 路没修通前,油茶采摘运输极为不便,运输成本高、效率低。路通后,大大提高油茶采摘、运输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在茶园做工的村民罗代秀最有感触,她说: “如今,车子能开进茶园,以前我们要花一天的功夫,上上下下挑十多二十担,现在一车就能运下山。”目前,茶园采摘高峰期,能吸纳村里 200 余人就业,户均增收 1.5 万元 / 年,茶园每年工资支出约 20 万元。该合作社负责人罗保成介绍,三五年后,油茶园进入高产期,年产量将从现在的 20 万斤 / 年增至百万斤,产值上千万元,能带动更多村民就业致富。 深处山乡,茶香悠悠。借力路通,振兴油茶品牌。近年来,随着交通的便利,灵官殿镇兴起了大种油茶树之风,一个个油茶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近几年已新栽油茶树 6000 余亩,共计 2.8 万余亩,遍地荒山将成为老百姓的“绿色银行”。   玉带飞舞花瑶美 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是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平均海拔 1320 米,全年平均气温 11 ℃。 2018 年 11 月 25 日,隆回北部虎形山瑶族乡的瑶族同胞们欢欣鼓舞,位于花瑶核心景区的三条共长 10 余公里,连接茅坳村(原茅坳村、青山坳村)、崇木凼村的通组公路竣工通车。 这 10 余公里路连接起三村聚居的瑶族同胞,原来村民相互走动需绕道二十多公里,现在的路程缩短了三分之二。 2018 年以来,该村村组道路全面畅通,共新改扩建通组公路 19.69 公里。 两村所在的槐花山上土地辽阔肥沃,是天然氧吧。随着通组公路的建成,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了蔬菜种植能手,承包了槐花山上大片土地种植富硒蔬菜,目前蔬菜基地约 1000 亩,主要种植辣椒、四季豆、白菜、黄瓜等,为 300 余名瑶族同胞提供了就业机会,务工人员每天收入 100 元— 150 元不等。 随着水泥路的建成,该村大力发展产业,带动增收增产。组织湘瑶天下公司、华佳移民金银花合作社开展培训班 3 期,为贫困户提供种苗、农药化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贫困户利用自然优势发展金银花特色种植 500 亩,优质稻种植 1000 余亩。此外,猕猴桃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 4 万元以上,并保持稳定增长。 村里的水泥路与崇木凼村中心旅游区有机相连。参天古树林立的崇木凼村古树公园, “一户一景点”体验区,映射千年花瑶独特魅力的花瑶挑花、滩头年画等特色文旅产品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红心向党一路连 今年,陈德文又将迎来一个脐橙丰收年。最近,他正忙着给自家脐橙果园除草,掐嫩芽,看着挂满枝头的脐橙,他脸上笑开了花。陈德文是新宁县黄龙镇沉水村村民,随着村里的脐橙产业发展,他从曾经的贫困户成为村里的脐橙种植大户,年收入 8 万元— 10 万元。 黄龙镇沉水村座落在黄龙镇东部,距镇政府中心 10 余公里,农业人口 1496 人,辖 13 个村民小组。沉水村地处三面环水,院落区域分散,昔日要靠肩挑背坨和水运才能将农副产品进城。陈德文回忆:“以前卖脐橙,每天清早挑一担,坐船过河,再走路到镇上,中午卖完了,再回家挑一担,运气好的话,一天能卖完两担。”那时,陈德文每年的脐橙收入不过三五千元,为了送三个子女上学,妻子治病,他还欠下六七万元债,日子过得紧巴巴。 近年来,沉水村的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特别是 2018 年,该村全长 5.5 公里通自然村公路硬化完工,境内的 20 多公里水泥路在该村形成“两纵三横”的交通网络,环绕脐橙果园,通往每一个院落。 沉水村支书陈锡来介绍,去年来,该村硬化道路 500 余米,新建脐橙园道路 1500 多米。搭乘脐橙产业发展致富快车,陈德文获得 5 万元无息贷款,买脐橙树苗,将家里的脐橙种植面积增加至 10 亩,挂满枝头的脐橙果实让他对生活充满希望。目前,该村脐橙种植面积 3500 余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700 余亩。优质脐橙销往大江南北,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88 户 324 人已全部实现脱贫。 阡陌交通兴产业。在黄龙镇的指导下,该村对脐橙种植进行统一规划,即 “山顶戴帽 ( 保护生态环境 ) 、山腰栽树 ( 脐橙 ) 、山脚穿靴 ( 防止水土流失 ) ”。村里还成立了红心脐橙合作社、夷江鱼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凝聚全村合力,推进产业长效发展。去年,黄龙镇被评为我省首批 10 个农业特色小镇之一。目前,投资 400 多万元,年产 5000 吨的宏润丰有机肥厂落户该村,投资 1000 多万元的康疗中心正在平整土地开展前期工作。曾经的静谧乡村,如今生机勃勃。 如今,陈德文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还清了全部欠债,盖起了新楼房。 千山万重,咫尺天涯;使命必达,山乡起舞。一条条路从未如此直抵人心,她激荡着脱贫攻坚的湍流,舒展着奇峰峻岭的姿容,描摹着乡村振兴的画卷。奋斗凝结成的 3657 公里公路萦绕在山乡大地,引领着乡野巨变,砥定脱贫攻坚的坚固根基,飞扬乡村振兴的梦想之翼! (陈晓锋

李慧兰)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