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开凿于2000多年前,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大运河保护传承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京杭运河山东段位于整条运河中部,是京杭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运河复航的关键。近年来,在交通人的努力下,京杭运河山东段的通畅水平不断提升,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截至2018年年底,京杭运河山东段通航里程已达到1150公里,其中主航道济宁市至苏鲁界段湖东线已建成三级高等级航道178公里。 未来发展图景更加值得期待。日前,经过近2年的紧张施工,京杭运河泰安段具备了全面通航条件,聊城段复航也提上日程,将为京杭运河全线复航奠定基础。未来,千吨级船舶可从泰安港出发,沿着这条“黄金水道”,经济宁、枣庄、杭州等地一路向南,通长江、达东海。 双船闸通行 货运效率明显提升 多来年,由于河道淤积、天然水资源紧张等原因,保持畅通一直是京杭运河面临的现实问题。对此,济宁、枣庄等市大力实施内河基础设施建设,一大批航道、港口等重点工程取得重要进展,让“黄金水道”加速奔流。 在枣庄市万年船闸复线船闸,一批批装载着煤炭、砂土的货运船舶有序通过。3年前,万年船闸仍为单线船闸,船闸长期处于超饱和运行状态,船舶滞留现象时有发生。枣庄市港航局万年船闸管理处主任王理国告诉记者,过去一天只能放24闸,一闸有时只有七八艘船,有的船舶等待时间甚至超过10天。 今年6月底,总投资6.6亿元的万年船闸复线船闸工程顺利交工验收,进入试运营阶段。建成后的万年船闸复线船闸同下游的台儿庄复线船闸,实现了京杭运河枣庄段双船闸通行,彻底解决该段单闸通航的“瓶颈”,显著提升货物运输效率。 除畅通航道外,济宁市加快构建运河多式联运体系,规划实施了山东京杭铁水联运物流中心等项目,让运河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手机追踪垃圾 污水达标排放 京杭运河山东段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在不断擦亮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 为了不让一滴污水进入运河,济宁全市8000艘船舶全部加装污水柜,并研发了港口污染防治闭环监管系统,通过手机就能查到过往船舶的垃圾数量、处理情况。 在济宁森达美港,港口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手机App对靠岸船舶进行垃圾查验。济宁森达美港安全环保部经理王振华介绍,船员收集完垃圾后在手机App内录入垃圾数量、照片等信息,当地港航局可在系统上获知该船舶的垃圾数量、时间、船号等,大大提高查验效率与针对性水平。 来到京杭大运河枣庄段峄州港,清新的环境让人心情愉悦。自2017年开港运营,枣庄峄州港特别注重污染防治,建立实施了严格的港口污染防管治理制度,先后投入300万元,配备生产、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各1台,保证污水达标排放。 峄州港的绿色发展只是枣庄加大京杭运河生态保护力度的具体实践之一。截至今年8月底,枣庄市港航管理局累计拆解改造完工船舶728艘,船型标准化工作基本完成;辖区52家非法港口码头全部取缔,船舶生活污水贮存柜安装工作基本完成,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增长。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 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自古以来,饱经沧桑的京杭运河不仅是航运大通道,更是南北文化的重要载体。围绕打响“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山东已将大运河文化带纳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列入全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核心区。 从烟波浩渺的微山湖东口,蜿蜒曲折的运河迤逦向东,淼淼微山湖与京杭运河结下不解之缘,成就了一番让人心旷神怡的水运美景,这里就是京杭运河台儿庄段。依托绝佳的自然风光,台儿庄已开通运河旅游航线,结合红色旅游线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枣庄市峄城区依托运河水工遗迹优势打造古运荷乡湿地风光园,将沿运河文化打造得更加耀眼。 下一步,山东将以京杭运河申遗成功为契机,加强京杭运河山东段的文化宣传,创建内河文明主题、文化品牌,让更多人了解、关心和支持运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