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10时许,随着最后一声炮响,经过55个月艰苦奋战的巴陕高速米仓山特长隧道实现双幅贯通。 巴陕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纵线银(川)昆(明)高速公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泛珠三角区域高速公路网规划巴中至昆明高速公路的起始路段、四川省北向的重要出川通道,路线全长117.5公里。 米仓山隧道是巴陕高速公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13.8公里,其中四川境内10.8公里,陕西境内3公里,是目前已贯通的西南最长、国内第二长公路隧道。 该隧道穿越高山硬岩石区域,隧道埋深大,地应力集中,有超过10公里范围的花岗闪长岩,岩石坚硬,高地应力特征明显,岩爆频发,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自2014年1月施工方正式入场施工以来,建设者克服了高地应力、高地温和高浓度有害气体等多种难题,创下了国内公路隧道史上独头掘进最长、中部通风竖井最深、通风联络规模最大的工程奇迹。 该隧道的贯通,为巴陕高速公路10月底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届时,从巴中到陕西汉中只需90分钟左右车程,这对进一步加强川陕合作,扩大北向开放,有效服务四川“四向拓展,全域开放” 战略,促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经济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施工难在哪里? 俗话说,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千百年来,北向出川、秦岭横亘。其中,米仓山便是一道艰险屏障。 在米仓山开凿隧道,施工难度很大。 2013年10月,米仓山隧道土建工程开工并入场准备,2014年1月,施工方正式入场施工。今年6月25日,隧道右洞贯通,实现左线和右线双幅贯通,历时近55个月。 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米仓山隧道穿越高山硬岩石区域,隧道埋深大,地应力集中。整条隧道有超过10公里范围为花岗闪长岩,岩石坚硬,高地应力特征明显,岩爆频发。从2017年11月开始,隧道施工进入高地应力灾害段,罕见的高地应力灾害具有突发性、反复性、强破坏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作业安全风险极高。与此同时,米仓山隧道自开工以来,多次遭遇暴雨袭击,给项目建设造成了巨大困难。 在这么长的隧道内穿行,未来行驶体验如何? 隧道将实施“交通+旅游”让通行更惊艳。 “考虑到隧道内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米仓山超特长隧道将被分为4段,分别布置洞身装饰,将大美秦川的景观放置其中。”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减少运营成本,保障运营安全,米仓山隧道衬砌壁装饰不仅具有美观和诱导行车的功能,还将具有节能和净化隧道环境的功能,低碳而又环保。 米仓山隧道贯通有何重要意义? 米仓山隧道的贯通直接关系到巴陕高速的建成通车。 巴陕高速全长约117.5公里,于2009年12月动工建设,是继广陕高速、达陕高速后,四川北向出川的第三条高速公路通道,也是泛珠三角区域高速公路网规划巴中至昆明高速公路的起始路段。 巴陕高速通车后,巴中至汉中的通行时间将大幅缩短,同时将彻底改变以往翻越米仓山交通极为不畅的历史,特别是每年冬季大雪封山中断交通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 届时,四川将新增一条北向出川大通道,进一步加强川陕合作,扩大北向开放,有效服务四川“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实施。 此外,巴陕高速建成后,将和广陕高速、达陕高速一起“三箭齐发”,进一步完善川东北区域高速路网,有效降低区域物流成本,增强川东北经济区与环成都经济圈平原经济圈的经济联系,深化地区分工协作,给川陕西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注入强心剂,促进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