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20座大桥,6座出自他们之手!200多项自主创新技术成果,将一个小小的工程队打造成30亿资产的大型建工企业,揽得了“鲁班奖”、“詹天佑大奖”、“茅以升桥梁大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一个个大奖 进入2006年,湖南省路桥建设集团公司喜讯不断,在1月7日捧得2005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后,1月9日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主创新铸造了“路桥湘军”品牌,“路桥湘军”的名声,在神州大地愈来愈响。 “路桥湘军”崭露头角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作为第一支“地方军”挥师长江,承建铜陵长江大桥。当时有多少人为之赞叹,又有多少人为之担忧啊!这座长2600米、主跨432米的双塔扇形索面公路斜拉桥,其时居同类型桥梁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其主梁为板式结构,国内尚属空白。连业内人士也认为,在长江中下游修建如此特大型桥,犹如在天险上走钢丝。这里最大水深40米,最高流速达到3.5米/秒,河床地质软弱。在这种极其复杂的地质、水文条件下,“路桥湘军”挥动自主创新的魔杖,攻克一个个施工难关。铜陵长江大桥创出30多项新技术,其中4项达国际先进水平,有8项施工技术获国家专利。大桥建成通车时,美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桥梁专家、美籍华人邓文中博士发来贺电称:“这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 铜陵长江大桥成为交通部第一个获“鲁班奖”的工程,“路桥湘军”也成为国内建筑市场公认的品牌,成为征服长江天险的劲旅。如今,长江中下游20座大桥,6座出自“路桥湘军”之手! 在长江天险上架桥,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人们至今不会忘记。1997年12月,在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基础施工的关键时刻,湖南路桥工程人员刚将高65米、直径36米、重达15000吨的钢围堰沉降到指定的江中时,流速达每秒3米的江水瞬间产生了几千吨的冲力,钢围堰顿时摆动起来,摆幅最大达38米,眨眼之间,直径40毫米的钢索就绷断了5根。当时现场的许多专家都震惊了,认为要出大事。因为30年前修建南京长江大桥时就发生过类似情况,最后是在调集了全国的力量历时半年才解决问题。时任工程指挥的陈明宪没有一丝慌乱,他非常冷静地带领工程技术人员采用自己设计的“消能沉降止摆法”施工工艺,在7天内就将钢围堰摆动止住了,稳稳当当准确定位在河床上。 桥梁建设施工技术的创新充满艰难险阻,这不仅是技术攻关的艰险,更有市场机制的艰险。南京长江三桥“桥梁特大型深水基础设计施工新技术”的产生,就是在重重艰险中创就。 2003年3月,南京长江三桥建设方面向国内外采用带案招标。湖南路桥提出采用钢护筒、钢套箱组合刚构钻孔桩施工平台体系进行深水基础施工。通常的桥梁深水基础施工方法为钢围堰、沉井、高桩平台三种,但三种方法都存在工期长、造价高的不足之处。南京长江三桥南主墩施工水深达48米,水下第四系覆盖层近40米且存在强度极高的铁板砂,加上工期紧,施工技术方案必须有新突破。而湖南路桥的新方案虽然突出了特点,但毕竟没有先例,一有闪失,谁担当得起?为了不失去承建南京长江三桥的机会,湖南路桥做了三个方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中标。这项新技术克服了以往采用钢围堰或沉井施工工法着床与嵌岩等困难,一举解决了长期以来深水急流基础施工工期长、劳动强度大、风险大、造价高的难题。南京长江第三大桥采用这项技术后,节省直接投资1.18亿元。“路桥湘军”创造了我国深水基础的施工新纪录!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这是湖南路桥人走过的创新轨迹。十多年来,他们对桥梁深水基础、大直径桩施工技术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和科研攻关,自主创新的技术近200项,填补国内空白乃至国际空白的成果数十项,获国家专利30项。如他们研制出的超前定位钻就成功应用于广东九江大桥,解决了高强度倾斜岩面钻头的定位与施钻难题。他们首次提出的大面积围幕压浆固结大型桩基岩层破碎带,这一成果应用于岳阳洞庭湖大桥施工,解决了岩石严重破碎造成的成孔难题。 自主创新,让湖南路桥由一个800名员工、800万年产值的小工程队,成长为拥有8亿元资产、年产值达30亿元的大型建工企业。自主创新,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一批科技英才,形成了创新型人才队伍的梯次结构。“路桥湘军”有100多科技人才获省级以上表彰,其领军人物陈明宪成为我国最年轻的“茅以升桥梁大奖”获得者。公司现任总经理刘晓东年仅40岁,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自主创新,构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前不久,湖南路桥又一举中标肯尼亚6000万美元的路桥工程,“路桥湘军”又抢先一步,开始“亮剑”国际路桥建设市场。 诗人说:桥,卧下去,是横贯的彩虹;竖起来,是永恒的丰碑。“路桥湘军”,用自主创新,在大江大河上绘出了道道彩虹,在神州大地树起了座座丰碑! 作者:陶小爱 陶海音 张勇 来源: 湖南日报